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昨天有緣去雪梨東區Randwick的Toastmaster擔任演講比賽評審,All’s well that ends well是即席演講的題目,許多參賽者的靈感都說到我心坎裡。
怎麼讓事情`Ends Well`,一直都是一門藝術。:)
我一直都相信,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and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in the end.
無論人生選擇怎樣的路徑,都沒有好壞之分,而是看從過程中收穫到了多少。
有些路,你走順了,結果精彩,那很好;
有些路,走到後來,沒有成事,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每段旅程都是我們努力走過的證明,
每次經驗都是最好的老師,
每次嘗試,都在幫助我們進化成更好的人。
想起去年的時刻,興奮的心情仍記得。因為去年的時候,是我第一次來這個地方當評審。
沒想到友社社員竟然認出我:「你是不是之前有來過我們社團演講過?」
我才發現。做過的每一刻努力,
就算自己忘記了,或者沒發現,總會有人記得的。
=
我們都比我們想像的自己,還要更厲害。
記得3年前來初到雪梨時,在飛機上寫下了來雪梨的第一篇文章「其實我很害怕」;
沒想到這三年過後,心態上可以成長如此巨大,對自己內心的潛力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和證明,
(害怕焦慮徬徨自我懷疑等種種人生該遇到的負向心情也都了解的很透徹了XD)
接下來該是釋放我所有的能量時候了!
離開的時候,我會用fearless的態度再寫一篇感言。
=
這三年的生活很精彩,學業上完成了IT和Leadership的qualification,也因緣際會了解Self Development這塊領域的威力。
每週都會學到到改變我mindset的話,最近特別有感覺的是:
’If you are not ready, that means you are ready. Because leadership is for everyone.
沒有人一出生就學會所有的事情。
一定試過了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喜不喜歡。
我朋友常說:“Life is too short. Why waste time on something you are not passionate about?”
我也了解到,所謂的準備好,就是要將confidence和competence兩者同時提升,但心理因素層面比重占80%。
只要心理因素克服了,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會有很巨大的轉變。
當然,我沒有試成功的事情也不少(偷偷列在自己的日記上,自己知道那個清單到底有多長就好XD)
不過,at least I’ve tried EVERYTHING.
=
我還記得學商業分析的第一堂課,是change management,
當時候我並不很能體會,為什麼大部分的人(例如stakeholder)害怕改變(例如組織內引進新系統等等)
經過這三年,我也很伴隨自己的內心,走過人生過往、成長歷程大大小小的議題,
從抗拒,到接受、再到臣服,再到真心擁抱。
到今天,把「主動嘗試改變」,寫進我的個人DNA程式庫裡。
=
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
你永遠不會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這些事是好是壞,如何詮釋,只能由你自己來定義。
就算10月的待做事項仍然兩隻手指頭數不完…(IT鐵人賽 + Life Coach認證課 + 42K馬拉松 + 辦演講社比賽、交接Vice President Education,加上與各組朋友團聚會)
自己心裡總有個很深的直覺,就是這些該完成的任務結束,都會即將告個段落了!
倒數30天,即將離開這個讓我累積5年日月精華的大洋洲國度。
=
人生就是要用來自我實現,貢獻所長,創造價值。
我很期待接下來的旅程。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